#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审视。
(本作废话一堆,不建议看完)
之前曾研究过B站的热门视频,试图去弄明白这些视频——如果不是因为有MCN买量——究竟是怎么火的。
很遗憾,每天主页的热门视频板块约有个(没细数),我能看懂的不到5%。
这里的,是在我的理解能力下,能琢磨出流量来源——
像官方发的PV和部分顶流UP,由于粉丝基数与品牌效应,即使拍个10s的*脸表情,都可能几十万流量打底;
像有些歌好听舞好看且身材好的姑娘,或是卖萌或是性感,也可以收割广大观众的心;
像有些技术活(所谓的匠人秀场),不管是做菜、手工,都是几年甚至更长的修炼,这种沉淀一般人模仿不来,容易激发人性中的崇拜欲。
至于剩下的,我是完全不理解观众的心理。
有些视频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我却完全不能梳理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有些视频是每个画面似乎都有趣,但看完之后完全没明白是想表达什么。
昨天你分个手,拍个视频;中午你煮个猪头,拍个视频;
晚上你(似乎)有了公职,拍了个十几秒的视频;
夜里你觉得没上百大是平台作妖,拍了个自以为是的视频;
凌晨你混剪一堆素材,加上一些罐头笑声,整了个视频;
清晨心情大好,从某乎上随便抄了一些“暖心又霸气的古诗词”,堆出了个只有文字的PPT;
中午你隔壁二狗子求婚成功了,拍个视频;
下午你觉得整一些“外星人”、“无头案”挺欢乐,于是,从外网借了点素材,又出了个视频。
其实关于这个年代奇怪的“风潮”,像之前的已经进行过思考,这里只是对相关内容试图进一步深化。
我不能这些视频的“价值”,的确会影响到自己做视频的“感觉”。
首先,我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也没兴趣去做自己认为的“无营养无成长”的内容——事实上,我认为不少“观点视频”是在说“正确的废话”。
其次,由于视频风格其实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种展现,我对“热门视频”的抵触,本质上是对“大众爱好”(指某平台活跃用户)的抵触。
之前有一些热门视频是“吐槽”中世纪欧洲的“屎尿屁”,无非是欧洲贵族不爱卫生(手抓食物)、随地大小便、荒唐的夜生活等等。
但如果有心去翻阅up主提供的书籍(即出处),则会发现这些书籍“来路不明”,可能国内有,国外根本找不到有这本书,或者书籍在国外的分类有点“故事会”的意思,即“两分真史料,剩余八分全靠编”。
各种“无头案”和“伪科学”也是类似,虽说从心理学角度看,满足了一定人群的猎奇心理,但“人碎了,几十年没找到线索”、“屋外不明发光体出现,疑似外来文明”这种事儿有TM值得“唾沫横飞”地讲述吗?
别说十几年前的案子了,就像当代的案子,没能破真是技术不够吗?就不能是警察怠工?
至于“外来飞行器”,这就更扯淡了,以现在的国际局势,真有异常,最先神经紧绷的是*方,如果雷达等各种高精密仪器扫不出来,这意味着啥?
所以,这些“瞎扯家”如果能深入考据,认真对待作品,我对他们的敬重可能还会多一些——之前提过,毕竟人家的确是花了心思做背景、加特效、整合素材与音乐,这份辛苦是客观存在,只是对这部分付出以示尊重,仅此而已。
另外,他们的确凭借流量变了现——虽然我觉得部分金主花钱打广告,是在为自己的品牌“降格”。
顺带还分享一个观察。
约3、4年前,接触过一些做西瓜视频、百家号的“游戏up主”。
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位。
一个来自江苏北面某省某三线城市,自称是体制内且有编制,当时我们都挺好奇这种岗位怎么会“来去自如”,对方倒也诚恳,家里长辈是X委,小事大家都好商量。
其实如果观察其作品的发布日期与时间,他吹自己“有岗不坐班”我们都能信。
瞧,这就是别人的人生,也是现实的一种折射。
另外几位算是同一类,年纪不大学历不高,家乡是我从未听过的县村,后来因为做游戏视频发达了。
要知道,早期西瓜视频的流量奖金很高,像他们这种吃到初期红利的,税后月入1、2W是保底价。对于他们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一个月的收成抵得上普通人一个季度的。
不过,他们的作品就是我既不理解,也做不出来的。
首先,视频就是直播录屏再剪辑,内容基本是“装傻通关”、“充值抽卡”。
其次,视频是没有字幕、没有特效、有些人普通话更是不标准。
再次,“解说”中常常有类似这样的表达——
“啊!(故作惊恐)前面有一辆小火车诶!让我们靠近它,看看能不能启动!诶嘿!”
“喔哟!(此时直播者会有一个瞠目结舌的夸张表情)这只鸭子居然会飞!看我用刚刚解锁的击飞它!biubiubiu!”
“啊啊啊啊啊——这个妖怪打得我只剩下半血了,好疼啊,呜呜呜呜!看我吃了药再来打你!”
总之,以我的角度,就是在看一个正常人(且是五大三粗的小伙子)装弱智,而且,这种视频的流量还异常的高,能想象这种4、5分钟一段的无字幕无特效视频,每天三两更,每期流量都在20W吗?
其实我是逐步释怀的,一来最早是有一次注意到表哥家上小学的儿子看这类视频(好像是《和平精英》还是《XX模拟器》来着)笑得前仰后合,我还特意坐在他身边一同看了会,再问问为什么会被这类作品“吸引”,结果他就简单二字“好玩”就没再搭理我。
这不意外,我比这个小孩子大了有近20岁,日常兴趣绝对不会是这种内容,要是能“谈得来”那才见*了。
让我思考的是,为啥这个年纪的孩子会于此类视频,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引导小孩子去做长远看更有意义的事儿——成本较低的,如练习书法、学习外语、看书、绘画等,成本较高的,如补习班、练乐器等。
我表哥夫妻俩开超市搞驿站忙得不亦乐乎,赚钱是很爽,小孩子则放任不管,继承了他们的父辈在教育问题上的“放羊主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旦频繁通过这种电子游戏对外在世界的形成,后期再想培养一种上进心就比较吃力。
“底层庶民”,在教育问题上,既不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也不重视技法提升的熏陶,是准备让小孩子将来继承超市与驿站吗?虽然可以赚更多钱,但延续同样的辛苦?
旁人家事,当然无需我管,更不说这几年亲戚关系疏远得厉害,甚至他们颇有一种“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扭曲心理。
二来,是《原神》的兴起,着实养活了一群“视频营销号”,像这些人,只是把国外的“几手信息”、“真假不知的信息”、国服版本更新信息等,照本宣科(甚至AI语音)念一遍,挂个字幕,每期只有3、4分钟的视频也有40W、50W的播放量。
怎么说呢,观众喜欢看,有需求就有供给——这就是之前深度聊过的。
对于平台来说,这些人(不管是装傻的还是念白的)都有助于留住用户;对于制作者来说,他们是实实在在赚到了钱。
有一个简单的测算,像其中一位装傻的UP主,目前的总流量是将近8亿,折算成现金收入(不含广告)至少是万。对,税后万。
由于多平台(百家号、爱奇艺号、西瓜、抖音、微博和其他)发布,再加上各种直播、商单收入,(不含b站)这4年的总收入,税后保守估计也有万。
当然,上述只是根据可见的流量进行的估算(1万流量=30元现金),实际产生的收益(含礼券、做账退税等)应该远高于万人民币。
不管怎么说,4年至少净赚万,足够在他们换个大点的城市买套不错的房子了吧?如果家里本身有地,50万就能盖出让城市人极端羡慕的豪宅了。
像b站那些“抽《原神》流量”的,3亿的播放量加上各种商单推广,税后万也不难。
问题是,这些根本不具备,像装傻的UP主,4年来一直延续同样的风格,除了画面不同,好像一切都没变。如果是演员,这算是演技毫无进步。
所以,这真的有意义吗?
好吧,赚钱的确是一种意义。
于是,等这几位有孩子了,他到底要给或者能给子女传承什么呢?
很好,上述都是截至年末的事儿,今后的流量红利肯定不会这么高。
一来,是平台预算收紧,大流量平台本质上是广告公司,实体经济没人投放广告,平台自然就要开源节流;
二来,是有些平台对大流量变现完全没有“远见”,其实目前的主流网络平台,最懂得变现的是头条(即抖音),像抖音的短视频,别看爆款几百万几千万播放,实际收益可能几百。
头条的主体替换为“抖音”,很重要的一点是,“抖音”才是现金奶牛,一方面是广告收入,另一方面是带货抽成和厂家入驻费用、保证金(这部分相当于无息贷款)。
但平台给供给端的收益其实极低,其实判断一个平台的算法是不是“规矩”,观察某个长周期的视频数据(如播放量、评论量、点赞数等)即可,如果某期视频成为爆款,但其余作品反响平平,这就是平台在吊胃口,刺激人的创作欲。
事实上,长周期内的创作质量很难出现跳水式下降,既然创作风格和观众的口味没变,唯一的解释自然是平台的算法修改了你的某个参数。
例外总是有的,如MCN的买量或与平台签约的流量主。
B站拥有流量,但在流量变现上完全看不出布局,更何况最近各种活动就是鼓励低质堆量——连文字转1分钟视频、大力扶植30s内竖视频等都有,这几乎是在折腾自己的生态圈。这些已经是抖音的护城河之一,你凭什么和抖音的优势角力?
简言之,一旦B站的用户增量见顶,以目前混乱的生态架构,平台依旧会拥有流量优势,但作品整体质量会下滑,大概会成为一个类似豆瓣的存在——有点特色,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
微博虽然“乱”,由于明星八卦足以吸纳各种女性用户,广告主还是愿意在其上投广告的。其实比较b站与微博开屏广告的质量与数量,就能感觉到两者的差距。
接下来,分析平台的用户画像。
每个平台的活跃用户都有自己的综合调性。
但是,如果不是依靠平台谋生(如微博造量者、话题发掘机、各种客服等),那么,这类用户只能说,闲到需要有大量“不怎么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填补时间的空白。
像B站,的确有些硬核技术教学视频,倘若是真正有心学习的用户,首选应该是下载到本地(或手机)反复研究,而不可能总是在线。
除去一部分有明确搜索目标的用户,大多数用户接受的内容要么是推流要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