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副作用往往因患者无法耐受,不得不中断甚至放弃治疗。近日,一位百岁高龄的口腔鳞医院成功开展化疗治疗,肿瘤科许青教授团队采用非常规的“节拍化疗”,以“持续袭扰”式的低剂量高频次给药,取代“大*压境”式的普通化疗,再配合小剂量放疗,在半年时间内,让病灶得到了有效控制,老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出生于年、本该安享期颐之年的何老太太于三年前查出罹患口腔鳞癌,病灶持续生长蔓延至口腔外,覆盖于口唇、人中、鼻翼等部位,仿佛一串颜色怪异的葡萄,巨大肿块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连日常饮食、交谈都困难重重。这给老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苦痛,更有难以言说的心理创伤。看着老人日渐消瘦,家人们心情都非常沉重。诊断结果十分明确,治疗却困难重重,百岁老人显然难以耐受常规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多方求治未果,今年2月,老人前往上海十院肿瘤科求助,许青教授团队经过认证评估,并联合放疗科、放射科等科室专家共同协商治疗方案。一般来说,传统化疗模式采取周期性(多数为3周)给药方式,在化疗过程中,能很好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在化疗间歇期,随着细胞*药物浓度的降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得以修复,肿瘤血管可能重新生成。不仅如此,由于传统化疗单次用药剂量大,副作用十分明显,有时年轻人都难以承受,何况百岁老人。许青教授团队仔细、全面分析了老人的病情,鉴于高龄患者肿瘤进展速度相对较慢,决定采用“节拍化疗”的策略。所谓“节拍化疗”,是指通过相对低剂量、高频度、持续应用细胞*药物的给药方式,使药物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有效的血药浓度,以达到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同时大大降低副作用的目的。从2月到7月,经过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积极协调配合,老人的治疗始终未中断。给药的剂量、频率,也根据密切随访的结果实时调整,再结合小剂量放疗,让细胞*药物从内部攻击、放射线在外部围剿,两相结合,老人面部原先的肿块逐渐缩小、消失,食欲不断恢复,也可以自如地开口说话了。能以正常面容示人,回归日常生活,何老太太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许青主任表示,在当今靶向与免疫治疗逐渐占据肿瘤综合治疗的时代,传统的抗癌三大“头牌”——手术、放疗、化疗日益受到挑战,可增强调控患者免疫功能的低剂量“节拍化疗”模式,对于不能耐受常规剂量或大剂量的老年及体弱肿瘤患者,是一个重要选择。如何将此与目前的靶向与免疫治疗联合,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是包括上海十院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在内的临床研究工作者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