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口腔医生,遇到这些艾滋病早期病变可要小心
TUhjnbcbe - 2021/11/29 15:54:00

在艾滋病长达8~10年的潜伏期内,许多感染者虽无发热、消瘦、疲乏无力等典型的全身症状,但已经出现了极具诊断意义的口腔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因此而首诊于口腔科,如果接诊后医师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可能会造成临床漏诊从而引起进一步疫情散播。本期《今日口腔》将带领各位口腔医师熟悉这些艾滋病早期病变。

作者:陈建钢向灿灿

医院口腔科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0根据艾滋病口腔表现,制定了一套分类和诊断标准,将艾滋病的口腔病变依严重性分为以下3类。

第一类:与艾滋病感染密切相关的口腔病变,即白色念珠病(OralCandidiasis)、毛状白斑(HairLaukoplakia)、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HIV-P)、卡波西肉瘤(Kapisis’sCarcinoma)、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gsLymphoma)五种疾病。

第二类:与艾滋病感染相关的口腔病变,包括非特异性溃疡(NOS)、涎腺病(口干症、涎腺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病*感染(HSV、HPV、带状疱疹病*)。

第三类:可见于艾滋病感染的口腔表征,如细菌感染(大肠埃希杆菌、克雷门肺炎杆菌)、上皮样血管瘤病、药物反应、隐球菌、组织胞浆荚膜菌。

白色念珠菌病(OC)

资料显示,90%以上的HIV感染患者在其发病的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OC,它多发于艾滋病确诊之前,也先于咽部及消化道的念珠菌病,且病情轻重与患者CD4计数无关。

病例1

程某某,男,31岁。单采血浆余次,两年前带状疱疹伴间断性皮肤瘙痒,近3月咳嗽、低热。舌背、口咽处广泛性白色绒毛状物,门诊诊断“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检查:舌背为致密、均质的白色假膜覆盖,表面粗糙,形如地毯样(如图1所示)。

卡波西肉瘤(KS)

1/3的艾滋病患者伴有卡波西肉瘤,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免疫功能抑制后,致癌因素或致肿瘤病*(第八型单纯疱疹病*)感染所引起,该病分口内型(如图2示例)和口外型(图3~4分别为足部和手部病变)。

口腔溃疡

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可表现为单个或者簇状,亦可形成重型口疮,溃疡大而深,疼痛剧烈;另一类为非特异性(Not-otherwisespeciefic,NOS)溃疡,病程较长,疼痛不明显,部位固定,多见于腭部,经久不愈,常在溃疡周围出现一圈白色光环(白念珠菌感染)(图5)。

带状疱疹病*感染

这是HIV感染的早期表现,两年内发展为AIDS的几率为23%,4年为46%。主要症状为剧烈疼痛,多为沿单侧神经分支分布的疱疹性病损,破溃后结痂,面部沿三叉神经分布(图6)。

与艾滋病相关的涎腺疾病

文献报道指出,HIV感染者中腮腺肿胀病变发生率较高(10%)(图7)。细胞学穿刺检查显示,其多为炎性细胞浸润。

非霍金淋巴瘤

病例2

程某某,女,40岁,汉族,因“确诊HIV感染8年,右眼眶肿物一年余”于7年6月21日入住我院传染科(图8)。

患者年确诊为HIV感染。自述18岁左右开始非法全采卖血,平均每3个月一次,直至年共卖血20余次。其丈夫为同村农民,非法单采卖血十余次后于3年确诊感染HIV。育有两子,均因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感染HIV。其长子年出生,年确诊,已于3年因并发肺结核病逝;次子年出生,与其兄同年确诊。患者兄弟姐妹8人,有6人确诊为HIV阳性,皆因非法单采卖血感染,其一兄两姐已病逝。

患者右眶下肿物处穿刺镜检示大量淋巴细胞(图9)。入院术前查血常规:EOS2.19G/L(正常值<0.5)。

手术切除右眶下肿块,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艾滋病疫情高居不下的今天,由于口腔医师时刻都处于患者血液、唾液接触的危险环境,加之许多口腔疾病即为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指征,因此,口腔医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防治龋病,“防艾”工作现已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相关文章

?HIV感染窗口期或延长,口腔医护人员如何应对?

?为何“防艾”是历史赋予口腔医师的新使命?

作者简介

陈建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口腔科主任,湖北省口腔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委,湖北省口腔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英国布里斯托尔牙学院访问学者,加拿大UBC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艾滋病口腔病变及临床防治;人工种植牙临床研究。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期05版

★转载请获作者及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腔医生,遇到这些艾滋病早期病变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