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公关公司成功转型为营销科技公司的蓝色光标(以下简称“蓝标”),是近年来营销服务机构转型探索的典型。年是蓝标开启数据科技发展战略的第9个年头,把握住每一个技术节点的跃进,是其转型战略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年,蓝标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智能营销产品销博特,并在此后不断升级,智能创意亦成为其重要场景功能之一。近日,本刊专访了蓝色光标智能营销助手销博特的项目负责人洪磊,了解蓝标对于创意乃至智能创意的理解与探索。
01
创意之争
智能时代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智能时代带来了营销行业的颠覆性变革,从媒介投放到广告创意,营销生态中各类角色的业务范畴逐渐产生交集,营销科学与创意艺术的融合也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显然,不同机构对于创意的认知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于创意与技术融合的理解与探索。蓝标认同一般意义上“BigIdea”需要较强艺术性的认知,也肯定创意本身完全可以从科学与计算的角度去拆解、重构、创新的可能。面对古老的创意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蓝标正努力摸索出一条智能时代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道路。
//理解创意:科学逻辑与人才艺术的结合
无论是AI赋能创意的销博特、智能创意辅助系统蓝标在线,还是创意智能生成和投放平台UGdesk,蓝标一系列智能创意产品的推出和产品上线后的多次迭代,足以表明蓝标在智能创意的实践层面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派”。谈及创意走向智能化的可能性,洪磊的态度是积极且乐观的:“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拥有了更大的可能,会呈现出更多元的方式。”
首先,蓝标倡导的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观,如何定义和理解创意才是关键。比起前沿的“智能创意”概念,蓝标更愿意称其为“辅助创意”。洪磊表示,“总的来说辅助创意这件事是完全可控的,但现阶段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定义创意”,并以第三方创意服务机构和互联网媒体平台为例,指出了不同行业角色对于创意的理解差异。在蓝标看来,创意的过程是一种发掘独特观念,并将已有概念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的过程。“虽然行业内对于创意的理解角度会有不同,但机器辅助创意的层面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