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告诉父亲他在十几天内叠加购买了三份同样的保险时,他都不敢相信。”浙江的李女士谈起他父亲在水滴保险商城(简称“水滴保”)的购保经历时仍旧意难平。
记者注意到,作为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水滴保近些年发展迅速,但同时有关其展业合规性的质疑也时有出现。去年底,因“首月0元”的营销方式,水滴保曾被银保监通报,但如今,类似“首月0元”的说法在商城内仍随处可见。
消费者质疑水滴保展业合规性
李女士介绍称,他的父亲李建国(化名)今年57岁,虽然年纪不算太大,但因为之前中风,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已比正常人稍微差一点。
去年底,李建国使用手机时遇到了水滴保的弹窗广告,因为自己不会关闭广告,同时又看到广告中提到的优惠等字样,他便点了进去。浏览完广告后不久,水滴保的销售人员就打来了电话。“这名销售一口气向我父亲推荐了16份保险,因为年底父亲手里的钱并不是很多,所以就陆续购买了5份。”李女士告诉记者。
通过李女士提供的相关截图,记者注意到,李建国买的这5款保险中有3份是相伴长久年金保险计划,保障日期的起始日分别为年12月25日、年1月5日、7日,保费金额分别为元/月、元/月、元/月。
“虽说这类保险可以叠加,但关键问题是我父亲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啊。”李女士说道,“而且我父亲这个年纪,买这类保险并不合算。”更令她匪夷所思的是,父亲平时连发个短信都费劲,又是如何完成保险购买这种程序严谨繁复的行为的。李女士称,“父亲表示是销售通过视频电话帮忙打理的。”
被指免费领取“套路”用户信息
在发现父亲购保后,李女士联系了水滴保客服协调退保,经过几番协商,总计余元的保费,最终退回了余元。但对于李女士提出的“免费领取‘套路’用户信息”等质疑,水滴保称销售人员展业过程有录音,再未给予详细回复。
针对李女士的质疑,记者浏览某头条平台发现,有关水滴保的广告经常可见。这些广告打出了“免费领”“输入手机号立即领取”文案,输入手机号点击立即领取后,页面跳转至详情页,需要输入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领取这份免费的保险,意味着消费者要同时接受《保险条款》《健康告知》等8个文件,这些文件暗含着大量与消费者切身相关的内容。
例如,《服务协议》中规定:使用者授权并同意将其提供给“水滴保险商城”的信息、享受服务产生的信息,以及“水滴保险商城”根据本约定查询、收集的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等,用于“水滴保险商城”关联方及其因服务必要委托的合作伙伴,通过信息推送、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推荐产品、提供服务、开展市场调查与信息数据分析。
这就意味着,领取了这个时效4个月的重疾医疗险,消费者即默认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提供给了“水滴保险商城”及其伙伴用于短信、电话营销。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保障期限为4个月,保额仅2万元,该重疾医疗险的作用过于“鸡肋”,“能够符合出保条件的投保人少之又少,这类免费送的保险更像是一个引流入口,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用户信息,以进行后续更有针对性的营销。”
“0元首月”被点名后仍存在
除去被质疑“免费领取‘套路’用户信息”,对于水滴保的质疑还存在于其“0元首月”的营销方式,而这种营销方式在去年底已被银保监通报。
通报显示,保多多经纪(第三方网络平台为水滴)涉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问题。
年3月至年6月,保多多经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