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西日报」
管弦士
据《南国今报》报道,记者从广西通信管理局获悉,我区正在开展为期数月的互联网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开屏弹窗欺骗诱导用户”是整治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弹窗“霸屏”现象,由来已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打开一个网页或App,弹窗广告随即跳了出来;想关闭它,却找不到关闭选项。
甚至,我们还见过更为恶劣的弹窗广告。它所显示的“跳过”是假的,“关闭”是假的,“软件升级”是假的,“版本更新”是假的。唯一“真实”的,便是骗取点击,继而跳转页面。
上海市消委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显示,在其分析的款App中有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而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10.07亿。
超过10亿的手机网民,谁的手机里没有几款App?我的手机要显示什么,究竟谁在做主?
弹窗广告,是美国科学家伊凡·佐克曼发明的。他说,初衷是为了更便捷地推送信息,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这位“弹窗之父”几年前撰文称,弹窗广告给网络用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此诚恳道歉。其实,理性的人都知道,弹窗变“流氓”,责任并不在发明者。正如人们发明的枪支弹药,用得好,可以守护和平;反之,则会导致生灵涂炭。
所以说,整治“开屏弹窗欺骗诱导用户”,并不是针对弹窗本身,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解决“我的手机谁做主”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不行。因为,弹窗并不只是给用户添了一些麻烦那么简单。有一个词叫“信息茧房”,指的是一个人只注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