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内审干货软件类无形资产,有哪些东西可
TUhjnbcbe - 2025/2/24 0:48:00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干货——软件类无形资产,有哪些东西可审?

一、无形资产有哪些?

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著作、软件、特许和土地使用权。

如果是外部审计,看看账务处理,简单确认一下实际价值、财务数据可靠性,就差不多了。

内部审计不一样,不能将精力都放在财务数据上,而是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上。

大家都知道,无形资产需要摊销年限一般要超10年,软件类的可以是3-5年。

确认与折摊起始时间很重要!

二、资产确认时间?

以软件为例,如果你是软件开发公司,走研发支出的,资产确认时间一般不会有问题。

如果你是购买的软件(最常见),从什么时间开始确认无形资产最好呢?

小编经历过ERP上线,原计划半年就要完成全面上线,但是拖拖拉拉地三四年也没弄完。

说它上线,确实也算运行了,但是,部分模块还没开始培训和使用,部分模块还需要二次开发,又不能算完全上线,再加上,款项也没有付完。

很多公司第一次上大型ERP,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

看财务账,发现已经支付的款项全部入科目:无形资产,但是,却没有一点摊销金额。

一问原因,财务解释:软件服务合同还没有执行完,部分需要二次开发的功能还没完成,不算正式上线。

等确认“全面上线”时,再正式确认资产,并开始计提折旧。

我就问他们:“提前确认资产,是不是能提前摊销?省点税他不香吗?”

再说,如果从一开始就计摊销,摊销年限都该结束了,竟还没有确认无形资产?

三、资本化、费用化?

这中间有一个问题:软件购买与前期培训费用,需要资本化,后续服务则需是费用化。

正常来说,在上线那一刻,其实就可以资本化了,哪怕款项没付完。

财务人员非得等款项付完再开始摊销,而且,支付一笔款项资本化一笔钱,这通常也是实务中最常见的财务操作,但它不利于税务抵扣。

作为审计,当年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公司的净利润较多,如果没有利润的话,晚点开始折摊也没有什么损失。

大家在开展审计时,要看具体情况。

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也要看自家企业是什么情况,如果你是上市公司,为了市值更大,能资本化的当然是资本化比较好。

如果是私企,利润又充足,尽量费用化,抵税为上。

大家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

还有一个点:哪些软件需要资本化?

比如,你购买一套office会员,要不要资本化?你购买的单机用户软件要不要资本化?你购买的地库管理软件要不要?或者一个小广告系统,小拓客系统呢?

对一家企业来说,小软件有很多,全部都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吗?

真的没必要!

对于不考虑市值的企业来说,费用小,且后续不需要频繁服务的软件系统,还是费用化的好。

四、集团用的软件,谁入账?

有审计部门的企业,一般是比较大的集团公司,意味着它下面有一堆子公司!

所购买的大型软件,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所有分子公司的,费用也需要各个公司共同承担。

如何分配更合理呢?

作为审计,应该评估一下:明明没有什么业务的公司,非要按子公司名单平均分配给它无形资产,那就有问题。

明明业务量非常大的公司,其资本化或承担的费用和其他小公司一样多,也有问题。

对企业来说,最好的分配方式是配合税务筹划,谁利润多,谁就多分配点。

也有个最简单的分配方式:按软件公司给你分配的端口或账户数量分配,理论上是最公平的。

五、软件报废了,有手续吗?

很多软件,用不到两年就过时了,而有的软件甚至20年了还在用。

固定资产报废时还要做一个固定资产清理,软件报废时大多无声无息,一般公司也不走下线或报废手续之类的,也没有类似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或定期盘点要求。

基本上从上线那一天开始,其资产管理就处于信息化部门那里了,财务只是做个账而已。

审计时,要看看多年前确认的无形资产还在不在?

你可能发现:

(1)服务器早就已经报废了,数据也没了!

(2)网络版的变成单机版,甚至管理员账号都没了;

(3)什么时间停用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手续,用着用着就不用了;

(4)还有一些继续支付服务费的软件,业务活动都已经结束或没有了,白白浪费了钱;

(5)尚有账面价值的软件,现实中已经没价值了,像其他资产一样,这些都需要进行处理:内部报批清理和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也应像固定资产一样,做定期的盘点和评估,事实是很少有人做。

这也算是一项“说大可大,说小亦可小”的管理问题。

亲,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审干货软件类无形资产,有哪些东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