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华西医生用这种方式辟谣医学土方法川
TUhjnbcbe - 2025/1/19 19:24:00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妙手仁医”团队合影

四川在线消息(李婷记者何浩源)“姚医生,孕期吃兔子孩子会患兔唇吗?”“那你告诉我吃什么东西才能变成‘人’呢?”这段睿智的对话引得现场名观众欢笑阵阵。

9月2日,医院医生姚强、谭理军、卢游、边策,在成都东郊记忆聚空间小剧场,联合为成都市民带来一场“妙手仁医”为主题的“微演讲”,平时一号难求的医院的“大咖”医生,这次却排着队上台分享儿童保健、口腔医学等领域的热门干货知识。他们把生僻的科学术语变成趣味百科,辟谣“三姑六婆的医学土方法”。

此次“微演讲”属于“TheDoor时代青年论坛”(以下简称“TheDoor”)。该论坛是由医院生殖中心的医生秦朗和一批来自医疗、IT、金融、教育、艺术、理工、文化、传媒等各行业的精英共同创建,希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目前论坛活动已开展五期。“妙手仁医”是第一次以“医学”为主题的专场。#SplitPageHere#

姚强在演讲

一场仿佛时尚晚会的医学讲座

一般人印象中,讲座往往比较严肃枯燥,离大众很远。而走进论坛的讲师却颠覆了这种印象,他们打扮时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轻松地和听众们分享各种知识。

“上切牙充分暴露,露出完美的微笑弧,下切牙遮挡,再暴露1-2毫米牙龈边缘,就是一个最青春最attractive(迷人)的微笑了。”闪亮的大脑门配以一口洁白整齐的牙,被称为“华西口腔男神”的谭理军,在这次医学专场的台上蹦蹦跳跳,讲到美丽整齐的牙齿边缘也会呈现“S”型时,甚至自己从头到脚比划了一番“S”型。

医院产科副主任姚强在分享《孕期的营养与保健》时,更是用“鸡汤不是满满的爱是满满的油”等幽默的语言,让现场“粉丝”走出孕期知识的误区。

轻松愉快的现场氛围,深入浅出的知识传递,剥开“科学术语”的坚硬外壳,是“TheDoor”主创团队追求的目标。

秦朗说,他想给听众一种晚会的感觉,而不是在听课的感觉。所以他要求场地必须要能容纳到人,必须要有LED屏,音响效果必须要好。讲座中还安排有一个“中场秀”,在“妙手仁医”专场中,大型音乐剧《金沙》女主角“金”的扮演者、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教师陈欣出场演出,一曲优美动听的《当时》让听众如痴如醉。

“高大上的,我们都不讲。”本期论坛导演曹唯说,讲座的题目都是团队根据听众的反馈一起讨论出来的,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比如说,二胎政策开放后,有不少人想听高龄孕妇生产方面的问题,我们就请人来讲。”确定题目后,团队成员会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寻找讲者,讲者必须是该领域的专家。而且,讲者还必须提前在“TheDoor”团队成员面前试讲。“我们要保证内容老百姓能听得懂。”曹唯说,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国泰君安证券四川分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潘殊言讲的《从相亲讲投行》,从男女相亲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投行的知识。#SplitPageHere#

秦朗

为大众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门

“TheDoor”意指通过这个平台为大众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门。创始人秦朗希望它是不可被复制的。

让秦朗萌生创办“TheDoor”的想法,源自年10月他组织的一次小型沙龙。“其中就有遗传学专家用小白鼠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在遗传过程中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人的一些特质表现并不全是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这话题一抛出就让现场听众一下子活跃起来。”当时讲者有趣的表达也引发秦朗的思考。“我想做一个不可复制的知识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让听众去听讲座,而是让那些工作七八年的上班族能通过有意思的交流充电学习,平台应该具备趣味性、专业性、公益性。”

秦朗搭建“TheDoor”一开始,成员主要是他的朋友或同事。

“在为病人治病时,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心理上拉进大众与医学的关系。”医院的产科医生闵玲谈到加入初衷时说,自己想通过这个平台加深医患的沟通,改变公众对医生的印象。

加入之后,闵玲不光是用到医学专业知识,更是用到自己在大学时的主持才艺储备。“我主持论坛时既不能太随意,又要在庄重里带着幽默。”

廖嘉则是从“粉丝”变成成员的。她以前是一家公司的运营负责人,怀孕后就在家做了全职太太。“TheDoor”第一期活动时她从网上看到信息,就报名参加了。听完讲座后,她被震撼了。“没想到讲座可以这样讲。”廖嘉说,现场她就找到秦朗,要求加入。而在“妙手仁医”讲座结束后,又有7位听众找到秦朗,希望能够加入团队。

据了解,“TheDoor”团队成员已有医学教授、银行高管、生物科技研究员、高校老师、摄影师等45人。而团队请来的20余位讲者中,有九成具有博士以上学历,并且在行业有5至15年的从业经验,比如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刘洪倩、成都川菜博物馆馆长苟思、成都知名青年律师刘秀等。#SplitPageHere#

“thedoor时代青年”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开撕”是为了做得更好

小到海报logo的图案和颜色,大到“TheDoor”要往什么方向走,摸着石头过河的团队成员常常一路“开撕”,但共同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平台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团队,内部不可避免会出现意见分歧。前两期结束后,团队内部就继续“做大型公益讲座还是做小型的谈话活动”展开激烈的争论。

前两期活动下来,从听众调查、确定选题、寻找讲者、试讲考核、修改PPT、设计logo等环节下来,往往要一个半月左右,这对于团队“在岗”的成员根本吃不消。“实在太累了,下完班直接到约定的地点忙‘TheDoor’的活动,经常弄到十二点还不能结束。”秦朗说。

有人提出做成谈话的形式,每期20-40人左右,一方面人数少可以充分交流,二来组织起来也容易。但秦朗坚持想做大众科普的知识服务平台。“大场能够服务更多的人。”

“当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这件事毕竟以前谁也没做过。”廖嘉说。最终,秦朗拍板还是做大场。

目前,“TheDoor”已经做了五期大型公益论坛,参与人数超过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西医生用这种方式辟谣医学土方法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