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李媛北京报道
每逢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其便总能成为世界人民追逐的热点。随着奥运会赛事的进行,一波又一波的夺金高潮掀起,奥运赞助商们的热情也被点燃,而能够押中极具商业价值的选手,也是品牌赞助所追求的。女子10米气步枪夺得“首金”的杨倩、打破纪录的“黑马”苏炳添、男子米个人混合泳夺金的汪顺……可以说,不论是夺冠的热门选手还是初出茅庐的奥运新星,都是各大品牌追逐的目标。而对于赞助商来说,如何利用好奥运赛事的“不确定性”,抓住“黑马”们的价值点,寻找奥运赛事传播中真正的“C位”,恐怕是其最关心的话题。根据懒熊体育的相关统计,本次直接或间接参与奥运营销并在中国市场进行激活的品牌超过家,主要营销方式有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各中国国家队赞助商、运动员赞助商,以及在转播平台进行广告投放等几种。
“过往大型体育赛事的营销,各方争夺的重点往往是在品牌露出,无论是官方品牌在赞助权益方面‘斤斤计较’,还是隐性营销的‘顺手牵羊’,其核心逻辑就是通过品牌在赛事的高频次、大范围的曝光获得认知度,提升品牌价值及影响力,至于产品消费或者相关业务的转化,可能就是赛场外的事情了。但是随着数字化网络进程的发展,营销场景与服务及消费场景的链接被打通,体育营销的投入产出测算依据,正在从传统的媒体价值,进一步演变为销售业绩转化。”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过于看重流量的赞助将“过气”
随着奥运会的赛程持续推进,国内的营销和投放也达到了顶峰。根据懒熊体育统计,运动装备类,耐克、阿迪达斯表现低迷,虽然赞助主体并不少,但受新疆棉事件的影响,两家并没有特别多的营销激活。但是根据体育大生意的统计,到第12个比赛日,耐克继续卷走15块奖牌,其中10块奖牌来自田径赛场,在运动品牌价值榜上居于首位。而与奥运会开赛刚过一星期时相比,成功上榜的中国品牌的数量依然是5个,分别为李宁(24块奖牌第7)、安踏(23块奖牌第8)、粒子狂热(4块奖牌并列第32)、匹克(3块奖牌并列第42)、HODARLA(2块奖牌并列第60)。不过实际上有更多中国品牌在多个重要赛场亮相。巩立姣投掷出中国田径本届赛事首金,虽然她穿着田径队赞助商耐克的运动服出赛、运动品牌榜将此金牌记在耐克名下,但身为特步代言人的她,穿着特步的运动鞋参赛。
食品饮料类,燕之屋爆冷成为榜首,除了其赞助的击剑队成功夺冠之外,“击剑队夺冠,燕之屋免单”活动也一度在微博霸屏。东京奥运会期间由于可口可乐价格过高导致其表现不佳;红牛则还未迎来赞助主项田径时,仅依靠新代言人希林娜依·高参与腾讯奥运解说勉强支撑间接热度。
禹唐体育认为,奥运会具有某种特殊的魔力,几乎没有其他体育盛会能与之匹敌。不管前期经历了怎样的质疑和困难,一旦赛事正式上演,运动员个人故事出现,奥运会展现出的舆论情绪以及公众对话都会发生改变。这也是赞助商们最想要的价值点。
“从品牌们的权益激活来看,我们在机场、公交车站牌等可以看到很多广告投放,包括女排第一场比赛(7月25日对阵土耳其)时,很多品牌商也推出类似含有‘从今出发……’、‘全力以赴……’等字眼的加油海报。”懒熊体育创始人兼CEO韩牧认为,目前电视上、户外大牌等,很多品牌的投放行为实际看中的是金牌背后的流量,品牌还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一个公司的长期性影响,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伙伴是今后要做的功课。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多赞助商的体育营销过于集中某个明星与明星队,从最早的刘翔、姚明、李娜,到中国女排都是如此。但同时这种投资风险也会加大,因为所有品牌都来投注这一个资源,品牌之间的竞争同样惨烈,所以体育营销如何不再以流量为主,而是找到真正的体育精神来契合,这才是王道,只有将体育精神植入到品牌内涵里才能长久。”韩牧说。
“比如张雨霏比较年轻、国际化,如果能够保持竞技成绩延续性再加上俊俏的外表及优质项目,商业价值不可估量。这届奥运会上,更多是‘Z世代’运动员,给奥运会带来了年轻的血液和态度,我们也在品牌营销领域看到了更多新面孔,它们往往代表着当下的科技形态或消费趋势,希望将品牌精神通过奥运会传递出去。这些新星有话题和用户好奇心,但核心是有不确定性,如何保持竞技成绩很重要。”韩牧说。
“黑马”的商业价值如何评估?
日前,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半决赛第一,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并在决赛中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根据《中国体育明星商业价值研究报告》,去年影响力最大的前20名运动员中,只有谢震业一人是田径运动员。
从吸睛指数看,苏炳添亚洲最快成绩已经成为微博热搜榜前十的顶流话题。社交媒体影响力方面,谢震业在微博上拥有万粉丝,而苏炳添的粉丝数量则高达万,是前者的3.2倍。夺冠之前,苏炳添年度代言身价总计过千万。本届奥运会创造的历史纪录,必然会将其个人商业价值再跃升一个台阶。在A股市场和苏炳添有合作的品牌,如金龙鱼、伊利等截至年8月2日14:00发稿,6家公司全部收涨。
押宝“黑马”取得好成绩,然后借势营销宣传,这恐怕是很多赞助企业梦寐以求的结果。但如何评估“黑马”的商业价值?避免由于“押宝”失误而带来的投资风险?
“尽管竞技体育本身充满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对手发挥、裁判因素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成绩。但对于运动员的选择,其实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不应用‘押宝’的心态去做。所谓‘专业’,就是要研究和尊重规律。要通过恰当的途径去了解运动员的真实实力,用‘竞争性’、‘持续性’、‘稳定性’等综合指标去衡量。此外,还要看相关要素的状况,比如苏炳添,他的教练团队,他的高度自律等,均影响着他的最终表现。”
如专家所言,体育比赛中所谓的“押宝”投中,实际上是企业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