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招聘广告具有法律效力企业招聘别乱写
TUhjnbcbe - 2025/1/13 22:26:00

企业招人想又好又快

可以在招聘信息中开出条件

其中福利一定要诱人

双休是基本,反内卷不加班

年终奖保底两个月工资

一年一次团建带薪国内外游

餐补、交通补贴、住房补贴…

如此一来一招一个准

但说是那么说了

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很多优惠福利兑现不了怎么办

企业招聘广告具有法律效力吗?

招聘信息别乱写,小心法律风险!

01、经典案例

按照法律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等为要约邀请。

是向他人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只要相对人承诺,合同即成立,要约具有法律效力。

而要约邀请与要约不同,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也就是说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一般来说,要约邀请发出后,对发出人并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发出人没有履行要约邀请内容的义务。

企业为招人,发出的招聘信息其实是一种招聘广告,也就是说招聘广告有无法律约束力,就要看其是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对于招聘广告的认定标准,宣传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需注意特定情况,如果承诺内容符合明确、具体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被认定为是要约,有法律约束力,即使未写入合同,也视为合同内容,没有做到承诺内容的,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

李雷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福利内容大致为:提供免费住宿,3-4人一间宿舍,内配置物柜、热水、风扇等便利设施,不收取任何费用。

李雷被福利所吸引,立马投简历、面试、入职一条龙,成为某家具公司的一员。

双方从李雷入职开始,共签订过三份劳动合同,最近一份是13年10月9日起至今。

15年的时候,李雷发现耳朵不好使了,经常伴有耳鸣,间歇性耳聋,听不太清声音。后经过诊断,李雷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相关部门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认定李雷耳聋为工伤。

认定工伤后,家具公司觉得李雷既然享有医疗期待遇,就不想再为其提供员工宿舍,让李雷自行解决住的地方。

李雷一直拖着不搬,公司直接趁着17年元旦放假,强制把李雷赶出宿舍。李雷只好在工厂门口的小旅馆住着,并提起诉讼。

家具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五天内向李雷提供员工宿舍;且补偿李雷17年1月2日至17年3月12日住宿费元。

家具公司补了李雷元,还是没有帮李雷安排宿舍。

李雷继续住着小旅馆,与公司多次协商未果,眼见着住宿费越积越多,只能上诉,提交17年3月13日至18年5月1日住宿旅馆的3份收据,要求家具公司承担元住宿费。

法院审理认为:

■家具公司为了招聘员工,在宣传海报中做出提供员工宿舍的承诺,其内容明确、具体,应当属于明示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具有与劳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双方劳动关系尚处存续期间,李雷因工受伤享有医疗期待遇与公司福利待遇承诺不能混为一谈,其因被公司赶出宿舍才自费住在小旅馆,公司不得因为其已享有其他待遇而借口不支付其住宿费用。

■公司应对员工住宿的承诺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按照招聘广告的承诺及生效的判决书,为李雷提供免费宿舍。

■李雷提供的收据可以证明住宿费用的实际发生,费用数额合理。

综上,判决家具公司支付李雷元住宿费,并履行提供免费员工宿舍的承诺。

02、法律解读

公司在招聘宣传海报上承诺的福利条件,一旦具有法律约束力,除非受聘员工主动要求不需要提供,否则公司都应当对其承诺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劳动者被录用前,招聘广告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订立合同,应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公司发出的招聘广告,是为了向潜在的不特定对象发出广告信息,希望合适的人看到招聘条件后,前来应聘,向公司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上其实是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

因此,一般来说公司的招聘广告属于要约邀请。

公司未录用员工前,招聘广告上的内容对投简历的或是来面试的劳动者,都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劳动者入职后,招聘广告上的内容实质就是公司对特定员工的承诺,具备法律约束力。

从面试到录用,就是一个要约的谈判过程,最终公司录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形成了要约与承诺的法律过程,双方建立劳动关系。

在这里前后有两个要约,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劳动关系,但要约内容有变化,前者是基于招聘广告,后者对应劳动合同。

如此,就有了争议,到底是以招聘广告的承诺内容为准,还是以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准,如果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事项与招聘广告不一致,是否能以招聘广告内容判断公司违约、损害劳动者权益?

公司需知因此产生纠纷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招聘广告的内容明确,劳动者是因为公司发出的招聘广告而投递简历来面试的,双方围绕招聘信息进行沟通,达成录用意向,可以认定公司对其发出的要约作出了承诺。

如果法院审理认定公司作出的承诺有效,而公司背离招聘广告条件,没有履约,即便是后面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形成新的要约与承诺,实际也损害了劳动者权益,会支持劳动者以招聘广告来维权。

03、补充评析

如果员工要求将招聘广告所承诺的福利写入劳动合同,公司会受到法律约束,如果违约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企业福利有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之分,招聘广告中的法定福利,如法定节假日,企业没有执行不只是违约,还违法。而非法定福利,如承诺旅游、带薪培训等,没有写进劳动合同的,一般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是公司发布招聘信息有限制规范: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劳动者提交招聘海报等证据,以公司招聘广告作假申请劳动仲裁很可能得到支持。

如果公司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存在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的行为将会面临行政处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建议公司不要乱承诺,规范招聘广告信息,避免风险。

1
查看完整版本: 招聘广告具有法律效力企业招聘别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