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文娱Talk,作者|boom,编辑|朱婷
职场类综艺一直是各家网播平台的兵家必争之地,近期《跃上高阶职场》引起了kk的注意。节目里抢功王、强悍姐、社牛搅动起广告业江湖一隅风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从那些“精彩”的职场故事中,kk也找到了几处强烈共鸣。
于是乎,我们和几位面临“30岁危机”和“高阶职场”的社畜朋友们聊了聊,不少人在节目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Ta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致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职场故事,绝对比镜头里更加微妙、更加复杂。
不跟同事提已生娃很正常,领导其实挺不乐意女员工怀孕的
阿固,9岁,公职人员4年半
我对职场综艺不是很感兴趣,但偶尔刷到了八月不加班,也没有跟同事故意讲出自己有娃的片段,挺有感触的。
作为女性,结婚怀孕是很普遍的事情。在我的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有自己负责的一部分工作,很多领导认为,女职员怀孕意味着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在工作岗位,工作要找人分担。所以,很不乐意女职工怀孕,常常通过和女职工谈话,来延后她们的生育计划。
我现在已经怀孕7个多月了,历经过孕吐、长妊娠纹等等,情绪几经崩溃,大哭过好几次,尤其前期(3-5个月),几乎每天都特别特别难受,但上班还是要去的,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总被特殊对待,这样对别人其实也不公平。
好在我们单位要求没那么严,公职人员也没有所谓的kpi,有时候没什么事就可以早点下班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被冷待过,领导说以工作为主,别着急怀孕,我们没人听他的哈哈哈……
我挺想看看那种孕期的准妈妈如何应对职场的综艺题材,希望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困境和焦虑,也不是想要争取机会被特殊对待,只是想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的状态,对女职员怀孕和休产假这件事,多点理解和尊重吧。
分享一个我朋友的真实情况。她在商超集团上班,她那边的规定是产后3个月不去上班,回来就会变成保洁岗。
我们单位产假半年,一般在5个多月甚至更早一点的时候,领导就会打电话问工作上的事情了。不明说让你来上班,但是总打电话,其实就是在催你上班。
其实想想在孩子哇哇哭的时候,单位还总有事,就真的很无奈、很烦。节目上可能简单地讨论了一下,八月为什么那么坚持地不加班,有娃的妈妈在职场上容易被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感觉这背后还有很多细微的含义。
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内卷可能更具有挑战性,很多的年轻人是喜欢挑战的,是能从中获得快乐的。而对于已有家庭或即将有家庭的群体来说,内卷也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职场、家庭两方面兼顾,真的会让人吃不消,因此会感到焦虑。
怎么说呢,各有所求吧。
热爱创意默默写脚本的安安,就是我本人了
Wayne,30岁,做广告Account6年
身为同行,看这类的综艺还挺有意思的。
处于高阶职场的人,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没有刚入职场的新鲜感,对自己的定位会更明确,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东西,会比较契合真实打工人对职业理想的坚持。
从我个人角度看,即可以从节目中获得一些乐趣,同时也能学到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
可以说,节目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我们这个行业最有戏剧冲突和最需要创造力的部分。
甲方乙方斗智斗勇大battle的故事,很适合放进综艺节目里,冲突性很强。大家也清楚,很多日常琐碎的事儿呈现在节目里几乎没太多人看,但繁琐的流程和创意无休止的修改也是广告的一部分。
我和安安一样,都是热爱创意的account,看到安安被“躺平”后默默写自己想的脚本,狠狠带入了,那一刻,仿佛我就是安安本安。
节目里对创意本身和候选人的评价标准,也蛮符合现实的。一些抢功、社牛、沟通不顺畅的情节,在职场里大有人在,人性会驱使大家这样做。如果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也不会上热搜嘛。
But,节目在具体到每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矛盾冲突展现部分,有时候显得比较刻意。
我很想跟大家说,人人都可以有好的创意,创意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而通过综艺,我们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现状,看到大家都在为了职业理想而努力,也会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充满热情。
除了广告行业之外,我觉得产后妈妈就业和再就业应该被大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