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随心编辑|小麦
提到赵忠祥,大家耳熟能详;提到邢志斌,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看到这张,她工作的图片,立刻就能了解。
同赵忠祥一样,邢质斌也算是中央电视台“元老级”人物了。
年,59岁的她,更是获得了最能证明专业实力的金话筒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年,每晚19:00准时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里,她的身影常在。
犹记得去年的《主持人大赛》中,各路“英雄”在舞台上纷纷展露光彩,使网友直呼,像是在看“神仙打架”。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实力不容小觑,无疑都是“王者中的王者”。
同为央视播音员,邢质斌的知名度为何远低于赵忠祥呢?
01
作为央视播音员,邢质斌显然极有优势,一副“字正腔圆”的好嗓子,成为了她走进央视大门的敲门砖。
邢质斌出生在河北廊坊的一个教师之家,从小就沉浸在文化熏陶之中。
一副好嗓子并不是先天而就,邢质斌为了实现自己成为主持人的梦想,日日训练。
她的声音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邢质斌26岁那年(年),就如同往常一样,在县广播站播音。
机缘巧合下,邢质斌抑扬顿挫的声音,被北京电视台录音科科长宋培福听到了,中央电视台当时还叫北京电视台。
宋培福听完她的播音后,形容她的声音是:“就跟小钢炮似的,突突突”。
虽然给宋培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邢质斌并没有因此就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
她的央视播音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02
邢质斌仍然在县里为公社广播站播音,直到来年的夏天,事情才瓜熟蒂落。
原来,宋培福的播音科同事李茂福又一次为他推荐了邢质斌。
邢质斌的外貌形象不算漂亮,但也没啥大的缺点。
宋培福本不知道,李茂福推荐的这个小姑娘,是之前他在县广播站听到的那个播音员。
直到邢质斌一开口,宋培福才恍然大悟,迅速捕捉到了那个久违的声音。
由此,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中的邢质斌,终于从大兴县红星公社广播站,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从小小的县城,进偌大的北京,邢质斌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紧张和不安。
恰恰相反,对于未来,对于工作,她充满自信。
此时的邢质斌虽然已经进了中央电视台,但仍然还不能播音。
强者如林的播音室,总是有无数的候选人等待去播音。
她的自信来自何处?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走进播音室的呢?
03
邢质斌的一生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说她足够幸运,是片面的,因为幸运背后实力也足够强大;如果说她单凭实力,也片面,因为她人生中确实处处都是“机遇”。
原来,有一次播音室里的女播音员,因为有事不能播音,而赵忠祥又偏偏生病了,需要做手术,这时,副科长宋培福就选中了邢质斌。
由此,她终于走上了长达28年的播音之路。
播音时邢质斌是自信的,这些自信其实都来源于同事的评价。
第一次来台里试音,就有同事说,小邢只要一开口,声音就会落在点上,而且能始终保持在这个点上,很不容易。
工作算是稳定了,生活上邢质斌十分低调。她从未在公开场合过多强调自己的家庭、丈夫、孩子。
年,61岁的邢质斌退休了,她的最后一次节目与搭档王宁一起主持。
邢质斌退休后,观众起初仍有较多不舍,人称“国脸”的她始终代表着央视。
28年的播音生涯,0失误的业务成绩,邢质斌给自己、向中央电视台、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邢质斌曾在朱军的《艺术人生》中表示,退休后,自己会出去走走,享受时光,同时也开玩笑,让朱军尽早退休。
04
中央电视台从不缺后起之秀,邢质斌退休了,赵忠祥去世了。继这些长辈之后,我们又看到了朱军、康辉、欧阳夏丹,等等。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代一代央视精神的传承、一场一场播音主持的继续。
回顾邢质斌老人的一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工作毫不含糊。
生活向来公私分开,从不在公开场合过多牵扯自己的私事。
对于本职行业,她始终在践行着中央电视台的专业精神,认真严谨,这就像其他的央视工作者一样。
说起央视工作者,总会使人滔滔不绝地说出很多人名:董卿、撒贝宁、朱军、康辉、尼格买提、倪萍、杨澜。
邢质斌曾被质疑“晚年不保”,起因是她以央视播音模式为某公司做广告。
在广告中,邢质斌的声音和姿势,和《新闻联播》中一模一样,但大家听到的确不是新闻播报。
邢质斌的此种做法引起很多观众不满。后来经销商解释,此广告并未做商业用途,事情才得以终止。
董卿也曾犯过专业性错误,在某年春晚舞台上,直接把马东叫错成了已去世的马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邢质斌28年,天,0失误。董卿春晚救场三分钟被当做经典。
世界最终所留存的,始终应该是她们的专业精神。
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是否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