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我们有了足够多的用户和流量,就要开启探索商业变现之路。小红书平台作为内容类电商,流量变现离不开3个关键——好奇、改变和选择。怎样才能使更多的流量变现?那我们先不妨思考一下社区电商实现转化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电商与实体零售中的销售环节做个比对,不难发现:其实内容电商就像是一个销售人员,职责是想吸引顾客、卖出商品,而转化率就是让销售员成功售出商品的概率。下面就来分析小红书流量变现的商业运作逻辑和战略布局。
1、有效提高转化的引流
在寻找流量变现的逻辑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音响城销售的故事。——八九十年代的电脑城、音响城里通常有这样两种常见的销售方式:
第一种是:销售人员站在店门口,看到有人经过就递上一张传单并问对方:买音响吗?这种销售模式在当时的年代占到99%。销售人员看似比谁都勤奋、风餐露宿,万般辛苦,结果呢?“传单销售”“扑街销售”只换来“守株待兔”。
第二种是:销售人员喜欢用听起来高大上的产品信息吸引(甚至有些忽悠人的意味)客户,说:“这位先生/女士,我们这是进口的德国货,进来试试下吧?”此时,如果你是顾客听了销售人员的话进店,店员会询问第一个问题:先生听AV(影音)还是Hifi(高保真)?对方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区分你是发烧友还是想随便听听。随后为你挑选曲目开始播放,如果此时你觉得效果确实不错,你就会开始确信:我的确应该换个更好点儿的音响设备了。
最后,对方为了吸引你购买会主动给你一点价格优惠,但你最后一定会买吗?不一定,这中间可能还取决于更多的因素。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最传统的销售如果想成功,销售的过程涉及到3个关键:
1.好奇——引起顾客的兴趣和注意。
2.改变——让顾客坚信自己需要这个产品。
3.选择——让顾客做出购买决定并支付订单。
这两种销售的行为,在当今可以对比为很多电商首页Banner的广告栏里推送的相关品牌信息,就好比上述案例中音响店员的“扑街销售”,只要你进店,不管你是否真的需要就开始对你营销,影响了你的体验感不说,转化率也很低。下面我们结合几家知名做内容的电商在销售过程中的这3个关键点,来看看他们在寻找转化率期间都是怎么做的。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小红书做转化的方式是——在引起“好奇”这一环节中,通过明星效应种草、兴趣标签带来了巨大流量,对于后边用户做出“改变”的环节起到了铺垫作用。反观天猫虽然凭借淘宝巨大的用户流量,有着较强的电商运营能力,但是在前面两个环节做的却不够彻底。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选择领投小红书。因为相比小红书和大众点评,阿里是“强电商、弱内容”。而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电商追求转化率,其实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为何缺一不可?
第一步在引发好奇阶段,用户此时其实还属于“闲逛”的状态,可以说是没有消费心理或者是兴趣。如果这时有兴趣这种驱动力在引导行用户的行为,就会引发“改变”,这个环节其实是对用户心理的一个过渡——从没兴趣到想购买。反观现在很多内容电商往往只是在流量端做文章,之所以不易成功,原因就是用户“闲逛”和“购买”的心理需求不同,不能确保都能形成转化。
目前市场上只有少数属于感性消费的模式可以跳过“改变”这个环节的,如游戏市场和粉丝经济。尽管所有企业都希望用户一直出于感性消费中,但能做到的几乎很少见。所以我们在寻求转化、流量变现的过程中,也更应该遵循好奇→改变→选择这个路径来挖掘更多流量变现的可能性。
2、打通社区和电商两大业务能力
对于小红书这个“内容+社交平台”来说,未来商业化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创新。
之前,很多内容社区平台的做法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利用社交属性开始进行电商尝试。包括利用用户数据接入信息流广告。小红书也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尝试并且得到了市场的反馈。包括小红书为众多品牌提供从社区种草到交易转化的机会,并开启了广告业务、品牌合作人的机会。
小红书打通社区后的商业潜力探索
一直以来,互联网的商业化变现模式不外乎四类:会员类、游戏类、广告类、电商类。而对于这些日活达到亿级的平台来说,恐怕最直接的变现途径就是广告。做广告并不难,但却会不同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体验。能否结合自己的内容机制、平台机制创造出一种既能服务于品牌商、又不惹用户反感的变现路径,甚至还能提升用户体验,是小红书平台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事情。
小红书社区电商的基础和探索
年2月21日,小红书官方发表了架构调整站内信,共涉及5个方面:将原社区电商事业部升级为“品牌号”部门;升级“福利社”部门,整合商品采销、仓储物流和客户服务的全流程职能;聚合公司所有业务线的技术团队;设立平台部,整合市场营销、品牌公关、政府事务、合规、行政等职能部门;设立CEO办公室,协助进行公司战略制定及组织重点项目的推进等。小红书的“组织升级”实则是商业化战略全面展开的组织准备和探索,首次打通社区和电商,升级到了全新的“社区+电商+内容”的商业生态。
小红书之所以在商业化探索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和它天然的生长土壤有很大关系。确切地说,小红书上的用户天然地聚焦于消费,小红书社区天生自带“消费基因”。而用户也习惯了消费并渴望获取有价值的消费信息。
新“品牌合作人”模式将更好地服务于品牌商并为合作者带来可观收益
就目前小红书的变现方式来看,对用户而言,最常见也是最可行的一种就是发广告。只是发广告的形式不同,一是被官方允许的形式,一种是私下发送。官方允许的形式,也就是成为品牌合作人。
小红书曾经有过“清洗”KOL的调整,之后,大量KOL被拒之品牌合作人体系之外,而与官方的合作形式相对比较简单:要求通过实名认证后,只要满足+粉丝,以及最近一个月内容笔记平均曝光要高于。就可以在APP我的页面“申请品牌合作人”,申请通过后就可以在电脑端的品牌合作人后台接广告了。
这种“发广告”的变现路径是官方允许的行为,并且在后台中已经提前报备,后台系统不会对你的账号进行限流和封杀。相对应地就是私下接广告的形式,这就要注意了,此类属于平台严厉打击的行为,如果被平台查到,轻则会限流删笔记,重则封号,大家千万不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接广告。
未来将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社区周边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平台普遍缺乏周边服务。但是在未来,还会有大量品牌商入驻小红书,尽管在玩法上不同于强电商淘宝平台,但商家需要提供的周边服务却不会改变,所以围绕电商的多元化周边服务将是未来的机会。
更多线上线下活动把粉丝用户变成购买力
众所周知,在淘宝、天猫上,每逢重大节假日,尤其是双十一网购节,其成交量就成几十甚至上百位地暴涨。小红书平台也有属于自己的活动,比如年的“小红书6.6周年庆”。活动期间,忙坏了不少品牌合作人,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为用户种草,写各种“省钱攻略”笔记。
淘宝是传统互联网中心化时代的电商,平台上的每户商家都希望成为舞台中央被曝光的明星店铺,后来者由于竞争力的差距很难成功“踢馆”,甚至还没等开始运营就被迫轰下台。因为你永远无法确定后来者比你强大多少倍。而小红书平台却不同,在这里你既不用担心有人刷粉、买粉超越你,也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流量。
当你提供给用户有价值的内容,你的粉丝就会慢慢地沉淀、积累起来。定位精准,内容有原创性和针对性,通过运营能让粉丝成为购买力,你就赢了!
3、从初心到使命——愈渐清晰的战略布局
到年间,小红书完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明确了从初心到使命:“陪伴一代人,推动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也是小红书未来发展过程中非常清晰的一个战略。
社区的本质是人(用户)的集合,小红书在做的从来不是内容运营的工作,而是做运营人的工作。
从年的购物攻略,到年、年开始做跨境电商,再到年的社区多元化呈现在大家面前,小红书的发展以及团队都是靠不断迭代、创新走到今天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用户的痛点也在改变,小红书运营就是要不断地迭代平台的产品形态。
直到今天,小红书打破了之前大家对小红书的印象——“美妆垂直社区”或者“促进购物的跨境电商”。时过境迁,在内容消费已远远超出了实物消费的今天,小红书已经完全转型成为一个分享生活方式的平台类社区。
跑得再快也不能丢了“温度”
短短几年间,小红书一直在寻求自我转型与突破,过程也不是想象中的一帆风顺。然而,作为社区电商的核心力量,小红书有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内容团队。他们花了很大功夫在运营社区。
例如,早期社区经常会出现一篇好几千字的笔记,当然用户可能是出于对小红书的喜爱,但是内容太长会导致有价值的可用信息太少,降低移动端用户的体验感。内容团队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于是及时对字数要求做了调整。
另外,从社区到电商的弯道超车也颇多阻碍。对于团队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做内容运营的人大多没有做电商的经验。尽管也曾尝试从其他优秀的电商平台挖人,但却发现运营电商和运营内容的成员在价值观上未必那么一致。比如电商运营更多的是讲求快速、效率。运营者通过快速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建立起仓储物流、海外采购、客服等部门,团队从几十人迅速扩张到人,但小红书不是。
在顺利完成B轮融资之后,“快公司”小红书依旧没有停下脚步。面对未来的竞争格局,创始人毛文超却显得格外轻松:“除了市场,还是要看模式和团队。”按照毛文超的说法,小红书下一步的方向,除了进一步完善个性商品推荐、供应链,还要利用社区电商的天然优势进一步优化数据。
据统计,目前用户平均每个月打开小红书APP超过50次以上,使用时间高达分钟以上。在未来,小红书希望即便用户不知道要什么的时候,小红书也能把用户可能喜欢和需要的内容呈现到用户面前。只是,当小红书正在迅速奔跑的时候,社区依然不能丢了本该有的“温度”。
有一个小细节是,在每个小红书的包裹中都有一个“走心”的标配:一张贴纸、一枚胸针和一封来自初创团队的信,分享小红书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像是给用户的一个交代,更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提醒。正如毛文超在自己的那封信里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
出自:《小红书为什么红》
作者:曹珂瑄
编辑
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