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优秀班级里最拖后腿的导演来了!
《清平乐》上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张开宙为剪刀手提供素材”时刻。
空镜头真好看。
画面构图审美真讲究。
节奏真差,又慢又乱。
温吞水乱炖,搭配上小演员们不成熟的台词,前两集云山雾罩且十分催眠:你们这个剧到底要讲啥?
王凯、杨玏、喻恩泰、吴越以及一水的正午剧熟脸,几位目前的表现都不错,但剧作节奏生生把黄金阵容拖成了鸡肋。
第二集最后五分钟王凯上线,台词质感像换了一部剧,瞬间拉动了我对剧作的期待,堪称以一己之力在五分钟之内拯救“正午最差导演”。
君臣微服之时相遇,这是“戏说”历史型剧作里常见的梗,谈不上新鲜,但如果是王凯和杨玏这样的演技、颜值,会让舒心酱想追剧。
对比之下少年偶遇剧情,口条实在太劝退。
尤其是这句“我险些为了救助弱小被淋成一只泔水鸡”。
后半段“被淋成一只泔水鸡”,演员很努力用非常日常轻松的语调来讲,但这样的词句根本没有真正被消化进他的口语体系中。
还年轻功力不够,这句话本身也很拗口。
半文半白半“过去式口语”的台词,其实很一言难尽。
千百年历史里口语变化很大,很多从前常用的口语表达,比如红楼梦里常写的“什么阿物儿”“不打紧”“你若果然都依了我”“好生”“真真是”,在如今的口语里大家都很少说。
写台词的人,三分文、三分如今的口语、三分假想的过去的口语,搭在一起质感很拗口。
写在纸上时、看起来未必觉得碍眼,可念成台词、听起来就是另外一番效果了。
(什么“俱都知晓”?好好说“全都知情”不行啊?)
在明朝混不到厉害功名的吕秀才跑去宋朝终于当上了大官,喻恩泰这版晏殊质感不错,然而劝少年帝王的一段戏,质感依旧很奇怪。
喻恩泰的表演没问题,可惜对手戏很垮。
大段大段长台词,长长的一段内容里孤零零光秃秃两个人(后来加多一人)对着镜头叨叨,对演员台词能力和演技要求都很高。
小演员不成熟、导演不会藏拙,短板都同时暴露无遗。
从23分19秒到31分52秒,长长长对话让我第一次觉得剧中插播广告是解脱。
前一段师徒相劝,后一段转述“没条件守卫的不准金身塑像”,再然后就开始靠背《孝经》来辩论。
掉书袋不等于“台词写得好”,写评论文章一样的台词画风更不友好。
这中间又突然插播了十几秒小时候吃蜜饯果子的回忆,节奏忽闪的让人不知道从何吐槽起。
长达8分钟的干瘪对话,是什么支撑着我没有睡着呢?
看网友们实时吐槽张开宙。
(听说现在说他节奏慢,就要被骂文盲了?!)
这我就不太明白了,上部剧病句红出圈的是谁来着?
知道历史掌故,不等于是史学家,剧作里有历史小知识,不等于盖章优秀历史。
元素像是食材,节奏是烹饪火候,如果最终让人觉得很有问题,还拼命强调我们食材特别好,那不是更说明厨师无能吗?
另外,在资讯发达人人可检索的年代里会“引用典故”、绝不等于拥有嘲讽别人的资本。
目前五分钟里“王凯拯救张开宙”既视感特别明显,说起来特别诡异,我写出这句话时自己都很难相信“演员保戏保导演”的情况发生在正午。
抱着寻找课代表的心态翻开了原小说,发现张开宙这回搞不好遇到队友了!原小说《孤城闭》的节奏,让人实在猜不透剧版会改成什么样。
不拉二月河、刘和平老师的文本出来欺负人,比较下都是网络连载起家的作者。
同样是注重历史细节,马伯庸消化了知识之后有机渗透在故事里,他写历史知识点并不干扰故事节奏发展,但这本《孤城闭》隐约有割裂的一块“历史小贴士”加一段“故事”既视感。
热评里一位网友这样写,基本认同。
故事主线是小黄门爱慕着公主却不得,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后宫之争和知名历史人物一日游,比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等。
小说写欧阳修和外甥女的桃色传闻,就以小黄门听传闻的视角来写,完全是典故(或桃色传闻)打卡,像百科内容移植。不是立体成形的人物形象塑造,和马伯庸用自己的理解来重新写历史人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清平乐》原小说的优点很明显,拆解成细节很好夸(适合营销),对称谓、器物等名称的讲究程度一定高于通常的古风言情小说,抓来打卡典故的历史人物又能凑成“还原历史”的所谓“尊重”。
问题在于,原小说本质上是一个悲剧爱情故事、外加宫斗、外加典故,换主角改“历史正剧”,会不会也太难了一点?
小说里开局之时女主角(剧里王凯女儿那个角色)都已经好几岁了,而如今剧情中从少年王凯开始追溯上一辈人的恩怨(小说里从第三人称角度零星提及)。
这条仁君一生的主线,全部要仰仗编剧“重写式改编”。
编剧有这个能力吗?
看了眼编剧,从前的作品长这样,emmm…
还是希望出奇迹开挂吧。
如果是孔笙导演,那我前排坐好等他拍出“剧提升小说”既视感,但张开宙加六十九集体量,非常劝退。
剧作对服化道这样考究,又汇聚了很不错的阵容,就算改编故事不出彩,但只要漏洞不多、节奏不过分催眠(指望张开宙完全不催眠只能靠做梦了),都依旧能打造出不错的品相。
要求不高,别太鸡肋了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