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企业上市的门槛好像越来越低了。
没有利润的可以上市,没有营收的也可以上市。
普通人搞不懂的“高科技”能上市,大家都看得明白的“串串”也能上市。
反正,从老板们的实践中,品出来的味道就是:“IPO不太难,缺钱就上市”。
近日,卖面膜的敷尔佳上市注册申请获得了证监会的同意,招股书显示,敷尔佳要募资19亿(18.97),其中9个亿(8.85)用来打广告,6.65亿用来建工厂,3个亿补充流动资金,万用来搞研发。
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实则隐含着极大的信息量,翻译过来就是:没钱建工厂,没钱打广告,我要上市!
其实,从账面来看,敷尔佳并不那么缺钱,-近五年的利润分别为2亿、6.6亿、6.5亿、8亿、8.5亿,赚钱能力稳且强,为何还要上市?
实际上,“缺钱就上市”的背后还有一句话:“就算不缺钱,谁会嫌钱多呢?”。
而且,上市圈的是别人的钱,不用白不用,从敷尔佳申请IPO前的突击分红就可窥一斑。
敷尔佳首次申请IPO是年9月,而年就一次性分红9.22亿,比当年的利润还多出近3亿。
值得一提的是,敷尔佳老板张立国个人持股比例高达93.81%,分红相当于就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
当然,公司都是人家的,拿分红合理合规,但老板把钱全提走了,却又要募资3个亿补充流动资金,算是把“别人的钱,不用白不用”演绎得淋漓尽致。
建工厂又是怎么回事呢,敷尔佳一年卖出10几亿的化妆品,居然没有工厂?
敷尔佳是从华信药业脱胎出来的,年张立国创立华信药业的时候,做的是卖药生意,主要卖哈三联药厂生产的药品。
左手进,右手出,相当于哈三联的经销商,根本没有工厂的事儿。
而年,哈三联旗下的北星药业研究出了“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张立国则注册了敷尔佳品牌,独家销售。
即使张立国年单独成立了敷尔佳公司,但同样是经销商的身份,也没有工厂的事儿。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年,敷尔佳并购了哈三联旗下的北星药业后,才算是勉强有了自己的工厂。
但如今敷尔佳卖的可不只是面膜,已经扩展到了精华、面霜等多类化妆品,要想彻底摆脱“串串”的影子,建工厂势在必行。
至于打广告,一家以经销为主的公司,除了宣传、推广还能做什么呢,以年为例,敷尔佳营销费用花了4亿,费用比22%。
实际上,敷尔佳卖面膜一开始是从微商渠道开始的,还曾一度被戴上了“传销”的帽子,也正是靠着微商的野蛮发展,敷尔佳打开了市场局面。
而敷尔佳的真正起飞,则是源于其面膜产品独特的身份背景。
“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就是现在的面膜,本质上属于化妆品的范畴,但在医疗行业,就属于医疗器械中的医用敷料。
换句话说,敷尔佳卖的面膜是医用级别的,而且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认证,这一下子就和那些没有“械”字背景的普通面膜拉开了档次。
而这,也是敷尔佳曾经在广告宣传中重点强调的:咱卖的可是医疗器械。
不过,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监管收紧,“医用面膜”这个称谓成为了历史,作为化妆品的面膜也没法再打着“械”的旗号鱼目混珠了,于是敷尔佳的面膜产品也去掉了“医用”二字。
没有了特殊光环,广告就更加重要了,这也是敷尔佳把募资额的一半都要用来打广告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敷尔佳旗下的产品,无论是面膜还是其他化妆品类,靠的都是广告,要问效果好不好,咱没用过,也不好评价,但技术门槛是真的低。
敷尔佳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其研发都是委托外包的,也就是说,花钱请别人研发,所以,在敷尔佳的员工构成中,多个员工,研发人员只有8个,其中还有刚毕业的。
不过,就算是研发外包,研发费花得也太节省了,据统计,近5年的研发费用率不足0.1%,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募资19亿,只有万用于研发。
看看,不用研发,不用工厂,猛砸广告,就能打开女人们的钱包,还有敲钟的机会,有些所谓的商业秘密其实根本没有我们所想得那么复杂。
但敷尔佳从首次提交IPO申请到现在获得同意已经两年,中间也曾被中止过,这次能不能如愿以偿成功敲钟,还得等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