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洋记者们的灵魂拷问讲真话VS黑中国
TUhjnbcbe - 2023/8/11 21:55:00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03798.html

本文转自;

洋记者们的灵*拷问:讲真话VS“黑”中国

“这场令人厌烦的反华信息战几乎耗光了我的新闻职业理想”

长期以来,西方社会鼓吹“新闻自由”,宣称媒体独立,事实果真如此吗?

《环球人物》杂志10月16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杂志,刊发“特别报道”《洋记者们的灵*拷问:讲真话VS“黑”中国》,集中揭示了那些客观真实报道中国而被西方社会围攻与陷害的媒体人的遭遇,展现了他们的反驳、苦闷与抗争。

以下为报道全文:

“我完全被震撼了!”当新西兰小伙子安迪·博勒姆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前的想象很多被推翻了,“与东南亚其他城市相比,南宁是一个充满活力、美丽干净的城市,这与我想象中脏乱、落后和危险的中国,完全是两码事。”

年夏天,安迪从越南河内坐上通往中国的大巴车。“对当时的我来说,中国是一个特别陌生、难以接近的地方。”在中越边境海关,当看到值守的中国边防*人时,安迪竟有一丝担忧。接着,大巴车通过海关进入广西,穿越重重山区时,正值大雾天气,他和车上其他的外国人开始紧张,在一片白茫茫中,他不知道大巴车将去往何处。直到在南宁下车后,安迪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第二天,安迪和朋友走上南宁街头,不停交流着,“我们从未听说过南宁这座城市,但这里竟然比惠灵顿(新西兰首都)更有现代感!那么,北京、上海、深圳会是什么样子?”

“重新认识中国,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环球人物》记者问。“对我来说,对中国认识的改变,与其说是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瞬间。”安迪说,这个瞬间就是广西的大雾散去,他清晰地看到这个国家的第一眼,“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对中国的所有看法,都仅仅来自西方媒体的报道。这些报道也像大雾一样,遮住了我的双眼,这更让我下决心了解真实的中国。”

后来,安迪到中国求学,并有了一个中文名字安柏然。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期间,他在上海多家媒体实习,“那是我的专业内容之一,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毕业后,当他规划自己的未来时,决定在一家中国的对外媒体工作。“这让我有机会向世界各地展示我所看到的真实中国,告诉国外观众,他们对于中国先入为主的看法很可能是错误的。”最终,安柏然成为英文媒体《上海日报》的专栏作家和视频编辑。

近两年,有越来越多像安柏然一样的外国媒体人,看不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和歪曲,出于内心良知,纷纷用实际行动向国外民众讲述真实的中国。

“用BBC的方式”成了一个梗

“几天后我将放弃从事了30余年的新闻工作,至少是暂时的。这场令人厌烦的反华信息战几乎耗光了我的新闻职业理想。”9月28日,西班牙一家新闻社驻华记者站负责人哈维尔·加西亚在推特上连续发布14条消息,宣布自己将告别新闻行业。这位从业30余年,曾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德国等国从业的资深国际新闻记者,对西方媒体的对华造谣抹黑已经失望透顶。

加西亚曾在推特中表达过自己的新闻职业理想:“在我看来,国际记者的基本功能是在文化之间架起桥梁,而不是围墙,这只会导致更多的战争。”加西亚年到中国,3年来,他为了这个理想持续努力着,力求告诉西方民众一个真实的中国。他乘坐京张高铁,在张家口、延庆走访了北京冬奥会大型比赛设施;在南京等地出现散发疫情时,他形容中国的所作所为是“有爱的隔离”;在*,他深入棉田,告诉西方读者根本没有所谓的“强制劳动”;他赞扬中国的生态进步,用数据说明,“从年至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12%增加到23%”。然而,当加西亚报出这些所见所闻的时候,却遭到了西方媒体的指责。“信息操纵在公然发生,每天都多达几十个。谁敢与之对抗,试图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便会被指责为拿到了中国*府的报酬,甚至更糟。”

加西亚说,西方媒体标榜的所谓“新闻自由”今天已经演变成十分低级的套路:“说一模一样的话,不能跳出既定剧本,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共产主义’有多糟。”他试图唤醒西方媒体和观众:“相比继续在中国身上挑刺、挑起对立,我们更应努力去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模式的积极意义,就像中国学习西方成功经验并付诸实施一样。”

不过,加西亚的声音非常微弱,西方媒体的“低级套路”仍然每天被疯狂复制着。

“用BBC的方式”是B站上很热的一个梗。一个名为“歪果仁研究协会”的UP主,制作了一期武汉疫情暴发一年后的回访。但是,当他将视频素材发给“BBC视频编导”时,却被频繁挑刺。“那不重要!”当UP主提醒“BBC视频编导”的改编违背了事实,就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几种“套路”被清晰地展现出来。

首先,拼接采访回答。一位医务工作者回忆了年2月武汉封城后,社区居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画面。“BBC视频编导”看了很生气,要求“多加一些配音和沉默”“减掉对于事实没有意义的内容”,随后,原本阳光灿烂的画面被调成暗*色调。在配音中,UP主强调武汉是一座没有人出现的“*城”,配乐变成诡异风格,医务工作者的话被重新拼接:“很多人的生命在那个春天就停止了,我不得不去一个社区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我妈妈对此表示很遗憾。”

其次,放大负面情绪。一位快递小哥回忆起封城期间的送餐场景时,乐观地说:“我感觉很自豪,感觉整条马路都是我的!”但经过“BBC视频编导”剪辑,只保留了快递小哥因感动众志成城而擦眼泪的镜头,一旁的画外音却是:“他冒着生命危险,被强制劳动。”或许编导也觉得应当让快递小哥说句话,所以勉强剪进去一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画外音马上跟上:“甚至,他现在还要一直背诵灌输的口号。”

再次,掩盖数据真相。一位美甲店老板介绍,*府给了她22万元贷款,很多小商户靠这些挺过了疫情寒冬。但经过剪辑后,美甲店成了背景,一个中国季度GDP柱状图被放了出来,用极为醒目的方式强调年第一季度GDP跌幅达到6.8%,故意将第二、三、四季度迅速回暖的柱状图砍掉了。美甲店老板的话也被剪辑:“我没有任何收入,还要支付员工的工资和房租。”画外音跟进:“很多小店还不起贷款,正常生活难以为继。”

最后,预设报道结论。视频最后,一名市民表达了对武汉未来的美好憧憬。“BBC视频编导”无奈,因为这名市民没一句话“能用”,只好让她出现了一个满脸严肃的“空镜头”。配音干脆“硬上”:“虽然我问了街上的大部分人,这一年恢复得怎么样,但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不难发现,虽然大街上都是人,但他们的恐惧情绪仍未散去。”

这个视频发布后,“用BBC的方式打开中国春节”“用BBC的方式打开王冰冰vlog”“用BBC的方式打开华农兄弟”纷纷横空出世,无论多么欢乐祥和、轻松愉快的视频,被网友“用BBC的方式”打开后,都变成了黑色、阴暗、压抑的格调。

虽然荒诞,但西方媒体普遍就是“用BBC的方式”报道中国的。预设报道结论,是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通病。拼接采访回答、放大负面情绪、掩盖数据真相,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今年10月8日,美国知名专栏作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迈克尔·希尔奇克,撰文批判《华尔街日报》为了抹黑中国,不择手段炮制新冠病*“实验室泄漏论”这一反科学做法。希尔奇克披露,《华尔街日报》上相关文章的两位作者都没有经过病*学专业培训,一个研究物理学,另一个是专攻乳腺病的制药商。两个“外行”用4篇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作为发现支撑新冠病*是人为设计制造的“有力证据”。希尔奇克找到一篇论文的作者,作者表示自己被利用了,相关研究“并没有为寻找病*起源提供任何有意义的线索”。而经过调查,希尔奇克发现另外3篇论文也不能支撑“实验室泄漏论”,其中一篇论文甚至明确说:“我们不相信任何类型的基于实验室起源的假设是合理的。”但这却被《华尔街日报》删掉了。

“坏消息总能被卖出去”

年3月,在中国疫情形势严峻时期,安柏然回了一趟新西兰。当他从奥克兰机场入境时,只收到了一本有关新冠病*的小册子,被工作人员进行了不到5秒钟的问话,便自由地走出了机场。回到上海后,安柏然在机场被详细询问了很多问题,测量了数次体温,并同机上乘客一同被送往检测中心,在核酸检测呈阴性后,还进行了14天隔离观察。

安柏然将这些拍成vlog,在海外社交媒体受到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洋记者们的灵魂拷问讲真话VS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