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TUhjnbcbe - 2023/7/23 19:36:00

图源:微博

曹雪无芹

年2月,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伴随冰墩墩大火,其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曹雪被聚光灯笼罩。

他一遍又一遍讲述冰墩墩的诞生故事,用父亲的口吻描述其可爱与笑容,“冰墩墩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被派到人间的天使”。

众多报道中,曹雪与冰墩墩已成必然的关联词。但在镜头之外、在冰墩墩火了将近一年后,曹雪正在做什么?奇思妙想是如何发酵的?如何看待“中国设计”?如何看待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心态?

年年末,曹雪获得了新周刊主办的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艺术家”奖项。在广州温暖的冬季午后,新周刊记者与曹雪聊了聊。

中国年度新锐榜颁奖词:他是今年出圈网红“冰墩墩”的设计者,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他和团队通过收集上千张熊猫图片,历时10个月,前后修改多次,最终确定了这个有着内八字、大眼睛,戴着“冰壳”的可爱熊猫形象。在他看来,中国设计不只有京剧脸谱、祥云图案、青花瓷等传统元素,还应有更多贴合时代共性的设计表达。他和团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深挖时代特征、运用国际化视觉语言,才能把卓越的中国设计带给世界。

“中国设计”不等于中国元素堆叠

“可爱”是冰墩墩的通行证。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尚在征集方案时,设计风格就定下了。作为连通海内外受众的产物,迎合审美共性很重要。国际奥组委做的数据分析表明,百年奥运史中,吉祥物玩偶的最大消费群体是9-10岁小孩。以他们的偏好为参考标准,“可爱”在此跳了出来。

最终呈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冰墩墩是一只幼龄熊猫,圆头圆脑,没有脖子,五官大且靠得近,内八脚,看起来憨态无害,一副随时准备摔倒的样子。曹雪觉得,这符合人们对可爱的定义,就像没有人能拒绝大眼睛、小鼻子的猫咪。

跟设想中的一样,冰墩墩走进了各民族、各年龄层群体的心。年夏天,北京冬奥组委会做了一个测试,邀请来名孩子,让他们一人一票、给面前数张卡通人物图片投票,被抹去冬奥会标识的冰墩墩也混在其中。结果显示,冰墩墩很受小孩欢迎。

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抖雪”“冰墩墩卡门”的画面被网友做成表情包传播。有网友在冰墩墩手办断货后,调侃道:“我跟冰墩墩只差一个冠*。”

冰墩墩抖雪

但作为代表中国的吉祥物,仅有可爱就够了?冰墩墩火爆的同时,网上也出现了质疑的言论:“冰墩墩身上为什么没有中国元素?”

冰墩墩设计初期,曹雪团队想过在它额头上加形似云纹的小卷毛、在脚踝和手腕的地方画上国风图案。动起来时,它便像年画里的胖娃娃。

但后来,曹雪将这些所谓的“文化标识”都去除了,只保留了冰壳和彩色丝带设计。熊猫作为被公认的中国独有的动物,它身上的民族印记已足够深,重复堆叠中国元素反而会扰乱视线。曹雪还想过把冬奥会吉祥物画成东北虎或鞭炮的样子,但调查后发现,熊猫在外国人眼中的理解成本最低。

给熊猫穿上冰壳,不只为贴合冬奥会的漫天冰雪,更为凸显科技感与前卫感,如同年轻人着迷的赛博朋克风格。在曹雪的预设中,冰墩墩能与各种流行文化结合,比如转一圈,便从冰壳中变出一副护目镜或一个冰刀滑板;身体周围会出现光圈,就像动漫里走出来的魔法熊猫。

让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产生交集,是冰墩墩的设计逻辑,也是曹雪对“中国设计”的理解。

当下许多国风产品,往往只停留在视觉层面,而忽略了精神内核,即现代中国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就像时下流行的“中国生活方式”的说法,不是在家里摆一套红木家具、一套茶具就算实现的。毕竟,有多少年轻人闲着天天在家品茶?

古代人为什么喜欢泡茶、为什么用书信交流?不是为了情调与风雅,而是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倘若要求一个依赖手机沟通的现代人去写信,只会让他难受不已,而写信的毛笔和宣纸——这些“复古中国风产品”,也就无法完成其传承的使命,变成了形式化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若艺术与设计仅为了追求浅表的美感,估计梵高、毕加索也难以被世人接受。

因此,迎合时代的诉求,“中国设计”才能被世界看到,冰墩墩的可爱与科技风格是如此,曹雪的另一个设计作品“广州首个城市形象标志”也是如此。它以广州塔形象为主基调,飘扬的线条犹如南来北往的船帆及飞鸟,呈现出一派千年商都繁荣景象,虽被赋予了厚重文化底蕴,但一看就是现代的感觉。

冯骥才先生有一句话,曹雪时常念给学生听:“现代建筑师不会再去建造金字塔和长城。”

奇思妙想的迸发

灵感源自阅历,阅历源自感受。

曹雪将设计的逻辑,具化为包含A、B、C的公式。A代表我们日常储存在脑袋里的东西;B代表我们某个瞬间接触到的事物,“当你看到了B,能联想到A,在两者碰撞下诞生的C,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倘若一个人脑袋空空,便会对好玩的事物视而不见,因为他无法与乐趣产生共鸣”。

评价设计作品时,我们常说的“有那种感觉了”,指的也是共鸣。

曹雪在无锡上大学,每逢寒暑假,便会坐火车回南京老家。挨着车窗看风景时,他发现,面向火车行进方向坐与背向火车行进方向坐,看到的事物与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多年后,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课堂上,有学生提问:我知道两者不同,但那又如何呢?

曹雪回答:“假如我是一个导演,要拍一段人坐在火车里的戏。镜头从越过人的后脑勺,即以第一视角拍窗外,或直接从正面拍人看风景,所映射的人物心境是不同的。我想让受众感受到什么,首先我要懂这种感受。”

跳出固化思维同样重要。设计师若只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