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车企用一个个前无古人的案例颠覆着以往我们对营销形式的简单理解。
文|李艾臻
图|来源网络
越是在激烈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就越能看出各家车企营销功底的深浅。
从奔腾X40的“自由落体”、12.98元买名爵的大爷,再到年末8吨集装箱压顶的博瑞,年的汽车营销圈可谓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个耗费营销人无数脑细胞的一年,车企逐步告别了拿钱砸广告的简单年代,各家车企用一个个前无古人的案例颠覆着以往我们对营销形式的简单理解。
不煽情不是好广告
近年来,微电影形式的汽车广告开始频繁进入大众视野,不论是雷克萨斯ES的“婚姻危机”,还是爱驰U5演绎的“父女之情”,都赚足了每一位观众的眼泪,而这中间最让壹姐印象深刻的还要数奥迪在朋友圈投放的那部《迟到的承诺》。
这部微电影主要讲述一个因父亲工作忙碌没有履行与孩子的约定的故事,虽然这样一个几乎俗套的剧情本身并没有多高的拍摄难度,但要拍得催泪、拍出差异化,并且把一款车型不动声色地植入就显得没那么容易,关键还要从侧面突出人与车的关系,以及高端的产品定位。
一汽-大众奥迪以奥迪和奥迪A6L为载体,用11分40秒的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24年的“穿越”,两款具有时代标志性的车型串起了父子两代人的情感与生活,通过童年回忆杀以及精心挑选的BGM,构成了前后呼应式的情感输出。
而开篇出现的奥迪以中国第一款量产中高级轿车的身份,奠定了奥迪品牌在几代中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地位,也为后续出现的款全新奥迪A6L做了充足的铺垫。这不仅突出了奥迪品牌的历史,还传达了奥迪车在中国人心中所承载的文化与形象。
就在年的元旦当天,一支东风日产天籁的微电影出现在了朋友圈,“雷同”的是这则广告还是一样的煽情,或许让人流泪正在成为未来汽车广告的一种潮流。
乌龙也能办大事
年11月奥迪在朋友圈投放的一条广告就没有那么令人感动了,反而被“感动”的是英菲尼迪。
原本是奥迪Q8的广告,却被嵌入了英菲尼迪QX50的视频,“迪迪事件”一出,虽然广告被迅速撤下,但短时间内得到的传播速度已经根本不受控制,传播面之广,影响之大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被英菲尼迪“感谢”后,沃尔沃、吉利、威马等品牌连续“补刀”,随着事件的发酵,让这次元的广告花费获得了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