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新消费品牌,广告是手段公关是结果 [复制链接]

1#

做消费品牌,广告重要还是公关重要?

《定位》作者、营销大师里斯给出的答案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可在实战中,新消费们又都口是心非的把最多的预算砸在广告上。

是大师判断失误?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水土不服?还是互联网时代,公关与广告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

大师并没有错,公关确实比广告更重要,没有公关,做再多的广告,效果也未必好。

广告:曝光建立信任

我一直认为,同为《定位》一书的合作者,艾·里斯比杰克·特劳特更厉害。这不仅仅因为他是第一作者,还体现于里斯在定位基础上的更多思考——他甚至推出了《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视觉锤》等著作,而特劳特只会反复强调“定位”是占领心智和锁定品类。

《定位》图/百度百科

至于怎么占领心智?又要怎么锁定品类?特劳特往往会告诉你打广告。什么“没有中间商做差价”?什么“上火就喝王老吉”?你也不知道这些应该被定义为品牌广告、效果广告、还是品效合一的广告——反正只要投放的规模足够大,频次足够多,被消费者们记住了,那就是定位成功,成功占领了消费者心智。

我不得不感慨一下,这生意还真是好做呀!

其实按这么说,讲定位还是太保守了,完全可以更激进一点。管他什么定位,只要广告费铺天盖地地撒出去,消费者有什么记不住的?

不信?那你说一个神奇的网站是什么品类?又是什么定位?喊了5年,还有谁不知道“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你看,只要钱多到了你不得不惊呼一声“xx品牌,你穷得只剩钱了!”那效果直接拉满~

图/网络

这是玄学吗?这是实打实的心理学。听过“曝光效应”吗?心理学家们早就提出过这样的思想。人们看到的次数越多、接触的次数越多,对一个东西的信任感也就越强。

什么劈开脑海?什么品类定位?什么占领心智?不过是巧妙的利用了这种心理学,靠着品牌足够多的预算砸出了所谓的“曝光效应”:看的多了,人就信了。

没错,什么效果广告、品牌广告、品效合一的广告!不过是因为广告素材不同、人们评判标准不同才得以产生区别罢了。实际上,只要曝光次数足够多,这些广告在消费者心中就有了趋同的作用:建立信任。

要知道消费品毕竟是要花钱才能被人们所享受到的。没有信任人们怎么可能掏钱?没有信任人们怎么可能体验?又怎么能有体验后的二次口碑传播?

说白了,消费者对消费品发生一切行为的基础是信任。只有信了,才会购买。只有信了,才有下一步。

说到信任,有人问了,公关就不能建立信任吗?同样的钱,我花在公关上,效果就能差?

公关:做好公共关系

那我们再来讲一下公关。

公关是什么?

在很多人、甚至是公关从业者眼里,公关的工作基本等同于写稿、发稿、请媒体吃饭、做媒体关系。为什么连公关从业者都有了这种错觉?还不是因为信任背书是建立信任的一条捷径。

心理学上讲,建立信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曝光,越常看到就越信任,也就是咱上边说的那条。至于另一种,则是信任背书。反复曝光当然可以建立信任,但这个过程真的是太复杂,太艰难。

如果建立信任那么容易,广告平台们还会天天苦口婆心地教育新消费说眼光放长远、要学会长线、要持续曝光、建立品牌势能吗?他们早就使出浑身解数怂恿你,allin!干就完了!一波接着一波下去,你就是王者!——你以为广告平台们不这么做是人性本善?才不是呢。是因为他们也懂韭菜要慢慢割,连根拔起的韭菜就没有来年了。

新消费们变着花样写稿、发稿、请媒体吃饭、做媒体关系,万不得已才一脸囊中羞涩的掏出一些远低于广告投放的预算,你觉得他们是为了磨炼演技还是为了锻炼文笔?抑或是非常单纯地为了高兴、就是玩?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新消费们怎么可能搞这些东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着花样、换着角度,那些靠着写的成千上万篇文章换到了一批死忠粉信任的媒体们,只要能找到他们做背书,品牌就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消费者信任。

你还觉得新消费们傻吗?依我看这买卖性价比高的很。

然而,公关肯定不止写稿发稿。究竟什么是公关?答案就在“公关”二字上,公关就是做公共关系。

而关系不就是信任吗?

为什么写稿发稿?不就是维护公共关系,建立信任,加深信任吗?为什么做演讲?为什么做采访?不也是更深入的展示自己,建立信任吗?那么,为什么做广告?不也是为了建立信任吗?

没有公关,没有信任,面对一货架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为什么为你掏钱买?没有公关,没有信任,投再多的广告,真能产生转化吗?

你不会真认为钟薛高高举富人大旗上了一波热搜后,还能额外得到一批消费者吧?那你看为什么农夫山泉福岛白桃事件后,不得不以4折的价格倾销新产品?

搜索“钟薛高”可以看到的热门话题图/微博

再强调一遍,新消费不是APP,APP可以骗,再各种手段激活用户,新消费要先掏钱,而且是掏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多的钱。光有话题、光有流量、只做广告没有信任,真的可以吗?

是不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可既然公关如此重要,为什么新消费还执迷不悟的重金砸广告,而非重金做公关?

广告、写稿发稿、新媒体运营、

私域运营是手段,公关是结果

话又说回来了,其实新消费并非不重视公关。

钟薛高为什么愿意接受采访解释?农夫山泉为什么第一时间回应福岛白桃?元气森林、三顿半、王饱饱……哪个品牌没削尖了脑袋寻求更多媒体曝光的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让媒体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