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如何合理使用三腔共鸣?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三个共鸣腔体的练习方法和作用。那么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保持三个腔体共鸣效果的相互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声整体,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做到声区的统一。在唱不同声区的时候其实就是三个腔体不同比例的混合来进行发声。在唱高音的时候,头腔共鸣要运用的多一些,而口腔和胸腔共鸣也要有参与;在唱中声区的时候,口腔共鸣应该多一些,头腔和胸腔的共鸣也要适当的参与;在唱低音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胸腔共鸣,头腔和口腔的共鸣也应该适当的运用一些。用这种方式去唱歌,就不会出现换声过于明显的问题,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才可以做到无缝过渡,实现声区的统一。
如果在唱歌过程中不会使用共鸣,也就是完全用我们的嗓子去唱,唱的时候声带会拉紧、拉长,喉部也会显得非常的紧张,这样的状态唱出来的歌一般声音都比较缺乏穿透力,尤其唱高音的时候会非常的吃力,如果经常用这种方式去唱歌,那么就会导致我们的音域很窄,声音也非常的难听,还容易导致声带充血,最终出现病变。
想要真正的学会唱歌,必须要学会利用共鸣来发声。虽然学习共鸣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大家也要循序渐进的去学习和运用。在刚开始使用共鸣时,大家肯定还会觉得在发声的时候声区过渡比较明显,但只要坚持练习,等我们熟练掌握三个腔体之间协同配合以后,唱歌能力就已经有质的提升了。
为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可以让大家快速的找到唱高音时不费力的感觉。
再唱歌之前,我们可以用惊讶的方式去吸气,这个时候吸进去的气比较深,口腔也能保持打开的状态,然后我们开始练习哼鸣,刚开始我们可以像蚊子叫一样,“嗡嗡嗡”低声的哼,然后慢慢的将声音带到头部上面。在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感觉到咽喉比较紧,气也感觉明显不够用的时候,应该先放松下来,做几个半打哈欠的练习,然后接着哼鸣。
虽然说熟练掌握头腔共鸣可以让我们唱好高音,但掌握共鸣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不是说一天、两天的练习马上就能找到感觉,大家要慢慢的理解,长期的练习。如果唱歌的时候找不到头腔共鸣的感觉,那么就按上面介绍的方法,用模仿蚊子叫的方式去找感觉。当我们找到头腔共鸣的感觉时,会明显感觉到眉心会有微微的震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大家的想象力,让自己的声音慢慢地向这个位置不断的靠近,练的多了就能将这种状态保持下去,一唱高音就会下意识的找到这个感觉啦。